中/国/传/统/二/十/四/节/气/活/动
6月21日下午,
三十组亲子家庭欢聚崇德堂博物馆,
共赴一场夏至有扇(友善)之约!
解锁夏至夏至,作为一年中白昼最长的节气,承载着古人对时令的智慧认知。在这个特殊的节气,崇德堂博物馆通过“馆内文化课堂 + 户外自然课堂" 的双场景教学,带领亲子家庭从科学与人文双重维度探索夏至。
展开剩余81%在宽敞明亮的文化大讲堂,讲师深入浅出地释义夏至的科学内核,并分享了夏至时节“立杆无影”的奇景。
移步与博物馆毗邻的菜地「当思园」,亲子家庭在农作实景中感受烈日下「锄禾日当午」的农耕辛劳,俯身观察夏至时节的自然馈赠,抬头阅读对联中蕴含的对勤劳美德的赞美。
友善相伴中国自古就有夏至赠扇的习俗。据《辽史·礼志》中写到:“夏至日谓之‘朝节’,妇女进彩扇,以粉脂囊相赠遗。” 此外,《酉阳杂俎·礼异》有载:“夏至日,进扇及粉脂囊,皆有辞。”
夏至的扇子不仅是纳凉好物,也是友情的见证。今天,崇德堂博物馆的讲师将带领大家学习非遗扎染技艺,制作独一无二的扎染团扇赠与友人。
活动现场,博物馆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扎染的历史与文化,展示对比考古出土的中国古代各地扎染织物,以及日本、秘鲁、西非扎染制品。
随后,老师详细示范捆扎、折叠、浸染等传统技法,并鼓励孩子们充分发挥创意,尝试螺旋纹、波浪纹等经典图案,精心设计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。
最后,孩子们用灵巧的双手将风格各异的扎染作品变成了精美的凉扇。
欢迎互赠扇子的小伙伴在我馆的善德堂匾额前打卡拍照,纪念夏至友善(有扇)。
二十四节气活动「二十四节气活动」作为崇德堂博物馆传承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实践项目,以节气为时间轴线,深度融合博物馆特色藏品、二十四节气、非遗手工艺,打造「博物馆导览-节气文化传承-传统技艺实践」的活动模式,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焕发新生。
活动特色(一)
解码节气科学内核,构建理性认知。
溯源节气文化内涵,坚定文化自信。
了解地域节气习俗,
培育跨民族的包容心态与文化凝聚力。
参观菜地当思园,
辩证理解传统节气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关系。
活动特色(二)
学习非遗手工艺,赓续历史文脉。
对比全球手工艺,建立国际视野。
实践传统手工艺,焕新非遗文化。
活动特色(三)
参观崇德堂博物馆,
提升传统文化素养。
触摸北京木板年画,
传承地方年画艺术。
体验非遗装裱技艺,
欣赏古代书画艺术。
截止至今年6月,崇德堂博物馆已于今年举办十余场「二十四节气活动」,惠及数百位儿童与成人。欢迎加入崇德堂博物馆微信群,第一时间获取展馆资讯与活动信息。
发布于:北京市翔云优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