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始皇兼并六国的壮举被视为一项丰功伟绩。但是,随着全国的统一,这位皇帝逐渐沉迷于奢华的生活,开始肆意挥霍民力,最终导致百姓苦不堪言。正因为如此,历史学家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中对秦始皇持有不屑的态度,直言不讳地说“秦始皇方毒天下”。那么,秦始皇对其国民造成的伤害究竟有多深呢?
1975年冬天,在中国湖北的云梦地区,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极具历史价值的木牍。这是一封来自两千年前秦朝底层士兵的家书,书信的作者名叫“黑夫”,因此也被称为黑夫木牍家书。这封信不仅揭示了秦朝灭亡的秘密,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状况。
黑夫写这封家书的主要对象是他的哥哥和母亲。信的背景是秦国与楚国之间的战争。在那场关乎生死的斗争中,秦国为剿灭南方的楚国动员了足足60万人马,而楚国武装起来自保。如此庞大的军队在楚国的土地上展开了激烈的厮杀,战火蔓延,波及到无数平民。
展开剩余63%当时,秦国的昌平君是楚国人,在得知秦始皇准备出兵伐楚之时,他决定在淮南地区反抗秦国。所以,黑夫的家书实际上处于秦国讨伐昌平君的这一历史背景之下。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争,黑夫开始写下自己的家书,开头字句是:“二月辛巳,黑夫、惊敢再拜问衷,母毋恙也?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“在二月这一天,我希望通过哥哥向母亲请安,母亲身体是否安好?”这是家书中温情的问候语,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切挂念。
随后,黑夫提到自己即将随大军前往淮阳,去攻打那些反叛者,信中透露出战争将会持续很久,而他是否会受伤尚不可知,并劝慰母亲和妻子不必过于担心自己。他还特意叮嘱妻子要好好孝顺母亲,并告诉哥哥要好好照看他的女儿,提醒他女儿年幼,出入要多加小心。这封家书无论字句还是情感都充满了真挚的关怀,展现了黑夫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比牵挂。这种情感跨越了两千年,让人读后心生感动。
秦朝的胜利或许给秦始皇带来了征服的快感,但对于底层的士兵而言,这意味着巨大的牺牲和无尽的痛苦。因此,黑夫木牍家书真实地反映了百姓在战争中饱受苦难的无奈之声。这封信不仅是黑夫个人情感的流露,更成为了整个秦朝底层人民的呐喊与控诉。
从家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,黑夫家中的男性壮丁都参与了战争,只有黑夫的哥哥独自承担着家庭的重担。黑夫的家书虽反映了他的心声,但抱歉的不能忽视那场战争里被打败的士兵与流离失所的百姓。《史记》里的那句“天下苦秦久矣”正是千千万万百姓对秦朝的共同心声。
天下并不仅仅是一群人,而是整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。什么叫“苦秦”?就是大众所忍受的痛苦与折磨。而“久矣”则是指这种苦难已经持续了很长的时间。六个字彰显了这样一个深刻道理:天下百姓在秦朝的统治下,承受了太久的痛苦,致使人人对秦朝心怀怨恨。
在秦始皇的统治期间,特别是在统一六国后的十几年里,他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大型工程,比如修建长城、修筑驰道、建造阿旁宫等等。此外,还展开北伐匈奴、南征南越的攻势,让百姓苦不堪言,陷入水深火热之中。因此,陈胜的起义如同点燃的一把火,引发了反秦的巨大浪潮,最终推翻了这个没有仁德施政的秦朝。
发布于:天津市翔云优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